ji yǐ qi ren zhī dao,huan zhi qi ren zh
【出處】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解釋】就用那個人對付別人的辦法返回來對付那個人自己。【示例】況這班奸黨,不知屈害多少忠良,~,極是快心之事。(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二回)【故事】
jīquǎnzhīshēng xiāng wen,lǎo sǐbuxiāng wǎng
【出處】《老子》:「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解釋】現在形容彼此不瞭解,不互通音訊。【示例】【故事】
xue ran hou zhī bu zu ,jiāo ran hou zhī
【出處】《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然後能自強也。」【解釋】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後,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示例】【故事】
lu yao zhī mǎ li,ri jiǔ jian ren xīn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願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解釋】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示例】但是「~」,在長期和殘酷的戰爭中,游擊戰爭將表現其很
ān bu li mǎ bei,jiǎ bu li jiang shēn
【出處】《敦煌變文集·卷一·漢將王陵變》:「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解釋】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示例】【故事】
hǎi nei cun zhī jǐ,tiān ya ruo bǐ lin
【出處】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解釋】四海之內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示例】【故事】
jī cai qiān wan,bu ru bo ji zai shēn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解釋】積蓄財產,不如學點技術。【示例】【故事】
hǎo shi bu chū men,huai shi xing qiān lǐ
【出處】《景德傳燈錄》:「僧問紹宗:『如何是西來意?』紹宗曰:『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解釋】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得極快。【示例】自古道:「~。」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舍都曉得了。(《金瓶梅詞話》第四回)【故事】
shě de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ang di lā xi
【出處】《紅樓夢》第六十八回:「拚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解釋】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幹下去。【示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