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動聲色
拼音:bù dòng shēng sè 間拼:bdss
詞頻:高
英文:keep/carry a stiff upper lip
解釋: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
示例:他也~,勤勤慎慎辦他的公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
造句:不動聲色成語造句
問不動聲色的用法?
答不動聲色的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在緊急情況下不改變聲色
問成語不動聲色的近義詞
答不動聲色的近義詞:不露聲色、無動於衷、泰然自若
問成語不動聲色的反義詞
答不動聲色的近義詞:不知所措、失魂落魄、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