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大全,成語故事典故,成語歷史典故,寓言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成語:

提名道姓成語典故

王夫人、薛寶釵、林黛玉等在賈母房內聊天,有人報告史湘雲來了,眾人迎接,大觀園內又多了一位金釵。賈寶玉跑來看史湘雲,一見十分高興,親熱的叫她的名字。王夫人要他不要提名道姓,她們在一起又玩個天昏地暗。

牛角書生成語典故

唐朝時期,李密年輕時聽說包愷在緱山,就前去拜他為師,他騎在牛背上,把《漢書》掛在牛角上,邊走邊讀。越國公楊素剛好在路上看到,騎馬跟在他的後面問他為什麽這樣勤奮。李密見是楊素就回答說在看項羽傳,因而被叫做牛角書生。

炊臼之戚成語典故

從前有一個商人張瞻長期外出做買賣,正準備回家的晚上做了一個在舂米的器皿中做飯,覺得奇怪就問王生,王生解夢道:“你回家,沒看見妻子就叫臼中炊——無釜(婦),可能你妻子已經過世。”張瞻回到家裏,妻子果然死了有幾個月了。

四海為家成語典故

漢高祖劉邦經過幾年征戰,終於完成統一大業,命令相國蕭何建設新都城長安。公元前200年,新都建成,皇宮修得富麗堂皇,雄偉壯觀。劉邦見皇宮金壁輝煌,十分生氣,蕭何說:“皇上以四海為家,宮室修得莊嚴雄偉,可以使四方臣服”。

束裝盜金成語典故

漢朝時期,郎官雋不疑侍奉漢文帝,他的同事請假回家,誤把同宿舍的另一個的金錢帶回家了。那個同事認為是雋不疑拿了。雋不疑知道不能分辯就拿自己的金子給丟金的人。後來誤拿金子的人回來了,把金子還給丟金人,丟金人十分慚愧。

朽木不雕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宰予很會說漂亮話,起初孔子很喜歡他,以為他一定會有出息。可是不久孔子就發現他經常不來上課,派人去找,發現他躲在房間睡大覺,孔子知道後很傷感地說:“腐爛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一樣的墻壁不能粉刷。”

琴心相挑成語典故

西漢時期,辭賦家司馬相如在梁孝王死後回到成都老家,他家十分貧寒,生活十分艱難。他的朋友鄰邛縣令王吉邀請他去大財主卓王孫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孫的寡婦女兒卓文君,兩人以琴心相挑,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開始過他們清苦的生活。

嫉惡好善成語典故

唐朝時期,唐太宗十分賞識敢於直言的王珪,他讓王珪評論房玄齡、李靖、魏征等人。王珪回答:在治理國事操勞方面自己不如房玄齡;文武全才、出將入相比不上李靖;諫爭方面比不上魏征,但在激濁揚清、嫉惡好善方面他要超過他們四人。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成語典故

北齊時期,學識淵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別人的錢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過兗州。老朋友兗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當地生產的白色絲綢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員註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始終不渝成語典故

東晉孝武帝時,朝廷處於內憂外患之中,謝安聲名遠揚,但不願為官,受揚州刺史庾冰的熱情邀請,才勉強為官,在淝水大敗前秦軍,勝利後他辭官退隱到會稽東山,後來被迫出來做官,但他退隱東山的誌向始終不渝,總想保持高潔德行。

成語大全集
 
按字數查成語
首字母查成語
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是指成語的來源出處和背後的故事,許多成語都是基於真實的歷史事件、人物傳說、文學作品或民間故事,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寓意。

例如“破釜沈舟”這個成語,典故源於秦朝末年,項羽在巨鹿之戰中,下令讓士兵把渡河的船鑿穿沈入河裏,把做飯用的鍋砸個粉碎,以表示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臥薪嘗膽”講的是越王勾踐戰敗後,睡在柴草上,經常嘗苦膽,激勵自己不忘恥辱,最終復國成功的故事。

這些成語典故不僅生動有趣,還能夠更清晰地闡釋成語的含義、用法以及其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和文化內涵,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成語典故以簡潔而生動的方式傳承了歷史文化、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是中華民族語言和智慧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