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jī shān zhī jie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成語箕山之節的意思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穎余芳」。
【讀音】:jī shān zhī fē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王卓《今世說·雅量》:「[丁藥園]謫居五載,略無遷謫狀,躬耕自樂,洒然有箕山之風。」
【解釋】:成語箕山之風的意思指隱士的風範。
【讀音】:jī shān zhī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慾,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也。」
【解釋】:成語箕山之志的意思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讀音】:jī shān zhī cā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後漢書·趙岐傳》:「大丈夫生世,遁無箕山之操,仕無伊呂之勳,天不我與,復何言哉!」
【解釋】:成語箕山之操的意思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讀音】:jī shān zhī jie
【解釋】:成語箕山之節的解釋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