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hu li wěi ba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法雲寺》:「孫巖娶妻三年,不脫衣而臥。巖私怪之,伺其睡,陰解其衣,有毛長三尺似野狐尾。巖懼而出之。妻臨去,將刀截巖發而走。鄰人逐之,變成一狐,追之不得。
【解釋】:成語狐狸尾巴的意思傳說狐狸能變成人形迷惑人,但不能使尾巴改變。比喻壞人的本來面目或迷惑、欺騙人的罪證
【讀音】:jiǎn luo hu l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後漢書·酷吏傳·陽球》:「前雖糾誅王甫、段熲,蓋簡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願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鴟梟各服其辜。」
【解釋】:成語簡落狐狸的意思抓住狐狸。落,通「絡」。比喻制裁奸邪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