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sǎo di yǐ ji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梁啟超《新民議·禁早婚議》:「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將掃地以盡。」
【解釋】:成語掃地以盡的意思比喻破壞得徹底。也比喻面子、威風丟失乾淨。
【讀音】:sǎo di ju ji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成語掃地俱盡的意思謂徹底乾淨,毫無存留。《漢書·魏豹田儋等傳贊》:「用於貶義。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俱盡矣。」《晉書·儒林傳序》:「惟懷逮愍,喪亂弘多,衣冠禮樂,掃地俱盡。」《隋書·高祖紀下》:「聖人遺訓,掃地俱盡,制禮作樂,今也其時。」
【讀音】:sǎo di chū me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
【解釋】:成語掃地出門的意思比喻將壞東西徹底清除出去。也沒收全部財產,趕出家門。
【讀音】:sī wen sǎo d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那位少爺話也收了;接過卷子來,倒給人家斯文掃地的請了個安。」
【解釋】:成語斯文掃地的意思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掃地:比喻名譽、信用、地位等完全喪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墮落。
【讀音】:wēi xin sǎo d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郭沫若《南京印象》:「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紀蕩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掃地,他到底有什麼收穫?」
【解釋】:成語威信掃地的意思威信:威望和信譽。威望、信譽全部喪失。比喻威望和信譽完全喪失。
【讀音】:wǔ jīng sǎo d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新唐書·祝欽明傳》:「帝與群臣宴,欽明自言能《八風舞》,帝許之。欽明體肥丑,據地搖頭睆目,左右顧眄,帝大笑。吏部侍郎盧藏用歎曰:『是舉《五經》掃地矣。』」
【解釋】:成語五經掃地的意思五經: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臉都丟盡了。舊時也指聖人之道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