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ba qian jie ho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羅鄴》:「而跋前踕後,絕域無聊,獨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後」。
【解釋】:成語跋前踕後的意思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讀音】:ba qian zhi ho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陳亮《謝羅尚書啟》:「直情徑行,視毀譽如風而不恤;跋前疐後,方進退惟谷以堪驚。」
【解釋】:成語跋前疐後的意思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讀音】:ba qian zhi ho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韓愈《昌黎集·進學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解釋】:成語跋前躓後的意思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後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讀音】:ba qian zhi ho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唐·韓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學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解釋】:成語跋前躓後的意思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後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