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chū shēng zhī du bu ju hǔ
【類型】:7字成語
【出處】:《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犢不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解釋】:成語初生之犢不懼虎的意思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
【讀音】:chū shēng niu du bu pa hǔ
【類型】:7字成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犢不懼虎。』」
【解釋】:成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意思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讀音】:chū shēng zhī d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知北遊》:「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
【解釋】:成語初生之犢的意思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
【讀音】:chū shēng zhī du bu wei hǔ
【類型】:7字成語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剛吃過早飯,人馬全都匯齊,有些人震於闖王和李過的威名,不免驚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犢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
【解釋】:成語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意思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幹,無所畏懼。
【讀音】:chū shēng niu du bu pa hǔ
【類型】:7字成語
【出處】:《莊子·知北遊》:「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犢,而無求其故。」
【解釋】:成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意思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