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qiang yǒu ěr
【類型】:3字成語
【出處】:語出《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於垣。」《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洩之謂也。」
【解釋】:成語牆有耳的意思比喻秘密易於外洩。同「隔牆有耳」。
【讀音】:ge qiang yǒu ěr
【類型】:4字成語
【出處】:管仲《管子·君臣下》:「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洩之謂也。」
【解釋】:成語隔牆有耳的意思隔著一道牆,也有人偷聽。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別人也可能知道。也用於勸人說話小心,免得洩露。
【讀音】:dǐng chēng yǒu ěr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成語鼎鐺有耳的意思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該聽說、知道。
【讀音】:ge qiang yǒu ěr
【類型】:4字成語
【出處】:《管子·君臣下》:「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洩之謂也。」
【解釋】:成語隔牆有耳的意思隔著一道牆,也有人偷聽。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別人也可能知道。也用於勸人說話小心,免得洩露。
【讀音】:dǐng chēng yǒu ěr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太祖寵待趙韓王(普)如左右手。御史中丞雷德驤劾奏趙普擅市人第宅,聚斂財賄。上怒叱曰:『鼎鐺尚有耳,汝不聞趙普吾之社稷臣乎?』」
【解釋】:成語鼎鐺有耳的意思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該聽說、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