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bu shēng bu mie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19回:「舍利子,是諸佛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解釋】:成語不生不滅的意思指超脫生死的界限。現指半死不活
【讀音】:cun cǎo bu shē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著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
【解釋】:成語寸草不生的意思土地貧瘠,什麼也不生長
【讀音】:bu shēng bu mie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王巾《頭阤寺碑文》:「仰蒼蒼之色者,不足知其遠近;況視聽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滅者哉。」
【解釋】:成語不生不滅的意思佛家語,認為佛法無生滅變遷,即「常住」之異名。
【讀音】:cun cǎo bu shē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那山陽縣有用毒藥謀死公公犯婦竇娥,他問斬之時,曾發願道:『若是果有冤枉,著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這件事來?」
【解釋】:成語寸草不生的意思寸草:一點兒草。形容土地貧瘠,連一點兒草都不長。亦形容災情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