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bu zhi bāo biǎ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2回:「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一『活』字而去。」
【解釋】:成語不置褒貶的意思置:安放,這裡有「加以」之間。褒:褒獎,誇讚,表揚。貶:貶低,指責。不加以表揚或批評。
【讀音】:bu zhi kě fǒ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於政事無所可否。」
【解釋】:成語不置可否的意思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說行,也不說不行。指不表明態度。
【讀音】:bu zhi bāo biǎ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一『活』字而去。」
【解釋】:成語不置褒貶的意思置:安放,這裡有「加以」之間。褒:褒獎,誇讚,表揚。貶:貶低,指責。不加以表揚或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