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yǐ yī jǐng bǎ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解釋】:成語以一警百的意思懲罰一個人來警戒其他的人。
【讀音】:bu yǐ yī shěng yǎn da de
【類型】:7字成語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解釋】:成語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意思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讀音】:yǐ yī dāng s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戰國策·齊策一》:「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史記·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解釋】:成語以一當十的意思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讀音】:yǐ yī feng bǎ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婦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解釋】:成語以一奉百的意思奉:供養。用一個人生產的物品供養一百個人。指生產的人少,消費的人多。
【讀音】:yǐ yī chi wa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先秦·荀況《荀子·儒效》:「法先王,統禮義,一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
【解釋】:成語以一持萬的意思持:把握。形容抓住關鍵,可以控制全局。
【讀音】:bu yǐ yī shěng yǎn da de
【類型】:7字成語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年》:「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解釋】:成語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意思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讀音】:yǐ yī dāng s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戰國策·齊策一》:「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史記·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解釋】:成語以一當十的意思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讀音】:yǐ yī jǐng bǎ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書·尹翁歸傳》:「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懼改行自新。」
【解釋】:成語以一警百的意思懲罰一個人來警戒其他的人。
【讀音】:yǐ yī chi wa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荀子·儒效》:「法先王,統禮義,一制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
【解釋】:成語以一持萬的意思持:把握。形容抓住關鍵,可以控制全局。
【讀音】:yǐ yī feng bǎ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王符《潛夫論·浮侈》:「今察洛陽資末業者,什於農夫;虛偽游手,什於末業。是則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婦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解釋】:成語以一奉百的意思奉:供養。用一個人生產的物品供養一百個人。指生產的人少,消費的人多。
【讀音】:bu yǐ yī shěng yǎn da de
【解釋】:成語不以一眚掩大德的解釋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