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bai gǔ lu yě
【類型】:4字成語
【出處】:三國·魏·曹操《蒿里行》詩:「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解釋】:成語白骨露野的意思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戰爭或災難所造成的悲慘景象
【讀音】:qǐ sǐ ren er rou bai gǔ
【類型】:7字成語
【出處】:《國語·吳語》:「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解釋】:成語起死人而肉白骨的意思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詞委婉動聽,將死的也說活了。
【讀音】:bai gǔ zai ro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張文成《遊仙窟》:「十娘憐憫客人,存其死命,可謂白骨再肉,枯樹重花。
【解釋】:成語白骨再肉的意思白骨上再生出肉來。比喻起死回生。
【讀音】:qǐ sǐ ren,rou bai gǔ
【類型】:6字成語
【出處】:《國語·吳語》:「君王之於越也,醫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解釋】:成語起死人,肉白骨的意思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
【讀音】:qǐ sǐ ren rou bai gǔ
【類型】:6字成語
【出處】:《國語·吳語》:「君王之於越也,醫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解釋】:成語起死人肉白骨的意思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