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li li zai m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一座青州城正臨在北窗之下,見州里人家,歷歷在目。」
【解釋】:成語歷歷在目的意思指遠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在眼前。
【讀音】:li li luo lu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15卷:「所謂一杖一條痕,一摑一掌血,使之歷歷落落,分明開去,莫要含糊。」
【解釋】:成語歷歷落落的意思清清楚楚。指零亂不堪、參差不齊的樣子
【讀音】:li li kě jia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洪邁《夷堅甲志·鄭鄰再生》:「殿前掛大鏡,照人心腑,歷歷可見。」
【解釋】:成語歷歷可見的意思歷歷:分明、清楚。看得清清楚楚
【讀音】:li li zai ěr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陳文蔚《祭朱先生》:「念昔暫違,今焉永訣,歷歷在耳,言猶未絕。」
【解釋】:成語歷歷在耳的意思形容聽到的某種聲音清清楚楚地盤旋在耳邊
【讀音】:li li kě kǎ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八:「卜子夏為修文郎,郭璞為水仙伯,陶弘景為蓬萊都水監,李長吉召撰白玉樓記,皆歷歷可考,不能盡數。」
【解釋】:成語歷歷可考的意思指可以清清楚楚的找到依據所在。
【讀音】:li li kě shǔ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舊五代史·明宗紀十》:「濮州進重修河堤圖,沿河地名,歷歷可數。」
【解釋】:成語歷歷可數的意思歷歷:清楚,分明的樣子。可以清楚地一個個或一件件數出來。
【讀音】:li li zai m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杜甫《歷歷》詩:「歷歷開元事,分明在眼前。」
【解釋】:成語歷歷在目的意思指遠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在眼前。
【讀音】:li li kě shǔ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舊五代史·明宗紀十》:「濮州進重修河堤圖,沿河地名,歷歷可數。」
【解釋】:成語歷歷可數的意思歷歷:清楚,分明的樣子。可以清楚地一個個或一件件數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