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bǐ xuē bāo biǎ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成語筆削褒貶的意思筆:記載。削:刪改。古時在竹簡或木簡上寫字,寫錯要修改時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來評文論物的好壞。也指用文字褒揚、貶斥人或事。
【讀音】:bu zhi bāo biǎ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2回:「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一『活』字而去。」
【解釋】:成語不置褒貶的意思置:安放,這裡有「加以」之間。褒:褒獎,誇讚,表揚。貶:貶低,指責。不加以表揚或批評。
【讀音】:yī zi bāo biǎ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然皆須數句以成言。」
【解釋】:成語一字褒貶的意思一個字的褒揚或貶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
【讀音】:bu zhi bāo biǎ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一『活』字而去。」
【解釋】:成語不置褒貶的意思置:安放,這裡有「加以」之間。褒:褒獎,誇讚,表揚。貶:貶低,指責。不加以表揚或批評。
【讀音】:yī zi bāo biǎ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杜預《左傳序》:「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然皆須數句以成言。」
【解釋】:成語一字褒貶的意思褒:讚揚,誇獎;貶:給予不好的評價。一個字的褒揚或貶斥。泛指記事論人,用字措辭嚴謹有分寸。
【讀音】:bǐ xuē bāo biǎn
【解釋】:成語筆削褒貶的解釋筆:記載。削:刪改。古時在竹簡或木簡上寫字,寫錯要修改時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來評文論物的好壞。也指用文字褒揚、貶斥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