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ān zuo dai b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李贄《焚書·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解釋】:成語安坐待斃的意思坐著等死。指不積極想辦法,坐等滅亡。
【讀音】:shu shǒu dai b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史·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並計合謀,同心戮力。」
【解釋】:成語束手待斃的意思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讀音】:zuo yǐ dai b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先秦·管仲《管子·參患》:「短兵待遠矢,與坐而待死者同實。」
【解釋】:成語坐以待斃的意思坐著等死。形容在極端困難中,不積極想辦法找出路。
【讀音】:zuo er dai b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出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解釋】:成語坐而待斃的意思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採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
【讀音】:ān zuo dai b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李贄《焚書·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解釋】:成語安坐待斃的意思坐著等死。指不積極想辦法,坐等滅亡。
【讀音】:shu shǒu dai b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
【解釋】:成語束手待斃的意思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讀音】:zuo yǐ dai b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解釋】:成語坐以待斃的意思坐著等死。形容在極端困難中,不積極想辦法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