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zhi jūn li d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成語智均力敵的意思謂雙方的智略或勢力旗鼓相當。《三國誌·魏書·王朗傳》:「假使權親與蜀賊相持,搏戰曠日,智均力敵,兵不速決,當須軍興以成其勢者,然後宜選持重之將,承寇賊之要,相時而後動,擇地而後行,一舉更無餘事。」《宣和書譜·行書二·虞世南》:「[虞世南]當時與歐陽詢皆以書
【讀音】:shi jūn li d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袁宏《後漢紀·獻帝紀》:「無他遠略,又勢均力敵,內難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圖也。」
【解釋】:成語勢均力敵的意思均:平;敵:相當。雙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讀音】:li di qiān jū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書·敘傳上》:「良樂軼能於相,馭烏獲抗力於千鈞。」
【解釋】:成語力敵千鈞的意思敵:抵擋;鈞:古代重量單位,合當時三斤。形容力氣大,能抵擋住幾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