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yī sī liǎng q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三折:「我才離了三朝五日,兒也這其間哭的你一絲兩氣。」
【解釋】:成語一絲兩氣的意思形容人呼吸微弱,將要斷氣的樣子。
【讀音】:yī sī yī ha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歐陽修《會聖宮頌》:「而往惟寅,一毫一絲,給以縣官,無取於民。」
【解釋】:成語一絲一毫的意思毫:十分之一厘;絲:十分之一毫。一點點兒,形容極小或極少。
【讀音】:yī sī bu gǒ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陞遷就在指日。」
【解釋】:成語一絲不苟的意思苟:苟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緻,一點兒不馬虎。
【讀音】:yī sī bu gua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黃庭堅《僧景宗相訪寄法王航禪師》:「一絲不掛魚脫淵,萬古同歸蟻旋磨。」
【解釋】:成語一絲不掛的意思佛教語,比喻人沒有一絲牽掛。後指人赤身裸體。
【讀音】:jiǔ dǐng yī sī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宋濂《同公塔銘》:「嗚呼,賢首之宗不振久矣,凜乎若九鼎一絲之懸。」
【解釋】:成語九鼎一絲的意思同千鈞一髮,比喻非常危急
【讀音】:yī sī bu gǒ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陞遷就在指日。」
【解釋】:成語一絲不苟的意思苟:苟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緻,一點兒不馬虎。
【讀音】:yī sī yī ha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四:「任憑尊意應濟多少,一絲一毫盡算是尊賜罷了。」
【解釋】:成語一絲一毫的意思絲、毫: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厘。一點點兒,極小或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