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yǒu yǒng yǒu mo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陳壽《三國誌·魏志·董卓傳》裴松之注引《獻帝起居注》:「呂布受恩而反圖之,斯須之間,頭懸竿端,此有勇而無謀也。」
【解釋】:成語有勇有謀的意思勇:勇氣;謀:計謀。既有膽量又有計謀。
【讀音】:yǒu yǒng zhī fā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語出《論語·先進》:「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何晏集解:「方,義方。」
【解釋】:成語有勇知方的意思有勇氣且知道義。
【讀音】:zhong shǎng zhī xia,bi yǒu yǒng fū
【類型】:8字成語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罰若明,其計必成。」
【解釋】:成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意思指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於出來幹事的人。
【讀音】:yǒu yǒng wu mo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王)武俊蕃種,有勇無謀。」
【解釋】:成語有勇無謀的意思只有勇氣,沒有計謀。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衝,缺乏計劃,不講策略。
【讀音】:yǒu yǒng wu mou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王)武俊蕃種,有勇無謀。」
【解釋】:成語有勇無謀的意思只有勇氣,沒有計謀。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衝,缺乏計劃,不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