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zhōng yān zhī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朝梁·沈約《宋書·傅隆傳》:「義熙初,年四十,始為孟昶建威將軍,員外散騎侍郎。坐辭兼,免。復為會稽徵虜參軍。家在上虞,及東歸,便有終焉之志。」
【解釋】:成語終焉之志的意思在此安身終老的想法。
【讀音】:ling xiāo zhī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書·慕容垂載記》:「遇風塵之會,必有凌霄之志。」
【解釋】:成語凌霄之志的意思凌霄:高入雲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讀音】:hong hu zhī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解釋】:成語鴻鵠之志的意思鴻鵠: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志:志向。比喻遠大志向。
【讀音】:qǐn qiū zhī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
【解釋】:成語寢丘之志的意思相傳楚令尹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請受瘠薄的寢丘,以保長久不失。後因謂與世無爭、知足知止之心為「寢丘之志」。
【讀音】:jī shān zhī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慾,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也。」
【解釋】:成語箕山之志的意思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讀音】:qǐn qiū zhī zhi
【解釋】:成語寢丘之志的解釋相傳楚令尹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請受瘠薄的寢丘,以保長久不失。後因謂與世無爭、知足知止之心為「寢丘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