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gāng mu bu shū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公幹以失敬罹罪,文帝問曰:『卿何以不謹於文憲?』楨答曰:『臣誠庸短,亦由階下綱目不疏。』」
【解釋】:成語綱目不疏的意思比喻法令細密。
【讀音】:mu bu xia jiē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之二》:「見其揚翬振彩,倏來倏往,目不暇給。」
【解釋】:成語目不暇接的意思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
【讀音】:mu bu jian jie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先秦·韓非《韓非子·喻老》:「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
【解釋】:成語目不見睫的意思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人無自知之明
【讀音】:mu bu shi dī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解釋】:成語目不識丁的意思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讀音】:mu bu kuī yua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董仲書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解釋】:成語目不窺園的意思形容專心致志,埋頭苦讀。
【讀音】:mu bu zhuǎn jī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睛,膝不移處。」
【解釋】:成語目不轉睛的意思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讀音】:mu bu rěn dǔ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而軍士之折臂斷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解釋】:成語目不忍睹的意思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淒慘
【讀音】:guo mu bu wa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書·苻融載記》:「耳聞則誦,過目不忘,時人擬之王粲。」
【解釋】:成語過目不忘的意思看過就不忘記。形容記憶力非常強。
【讀音】:mu bu xie s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婦人請竺同載。竺上車端坐,目不邪視。」
【解釋】:成語目不邪視的意思邪:通「斜」。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