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luo jǐng xia s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解釋】:成語落井下石的意思看見人要掉進陷阱裡,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讀音】:bi kēng luo jǐ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書·褚翜傳》:「今宜共戮力以備賊,幸無外難,而內自相擊,是避坑落井也。」
【解釋】:成語避坑落井的意思躲過了坑,又掉進井裡。比喻躲過一害,又受一害。
【讀音】:jīn ping luo jǐ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李白《寄遠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無消息,令人行歎復坐思。」
【解釋】:成語金瓶落井的意思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無音訊。
【讀音】:bi kēng luo jǐ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書·褚翜傳》:「今宜共戮力以備賊。幸無外難,而內自相擊,是避坑落井也。」
【解釋】:成語避坑落井的意思躲過了坑,又掉進井裡。比喻躲過一害,又受一害。
【讀音】:luo jǐng xia s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解釋】:成語落井下石的意思看見人要掉進陷阱裡,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