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chǒng rǔ ruo jī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先秦·李耳《老子》:「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解釋】:成語寵辱若驚的意思無論受寵、受辱,心裡都要振動。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
【讀音】:chǒng rǔ bu jī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新唐書·盧承慶傳》:「承慶嘉之曰:『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
【解釋】:成語寵辱不驚的意思寵:寵愛。受寵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讀音】:chǒng rǔ bu jī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晉·潘岳《在懷縣》詩:「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
【解釋】:成語寵辱不驚的意思寵:寵愛。受寵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讀音】:chǒng rǔ jiē wa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解釋】:成語寵辱皆忘的意思受寵或受辱都毫不計較。常指一種通達的超絕塵世的態度。
【讀音】:chǒng rǔ ruo jī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解釋】:成語寵辱若驚的意思無論受寵、受辱,心裡都要振動。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