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ān qi suǒ x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安其所習,毀所不見。」
【解釋】:成語安其所習的意思安:習慣於。習慣於自己所熟悉的東西。指習慣對人的制約
【讀音】:wang qi suǒ y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一來看見大郎慇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解釋】:成語忘其所以的意思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讀音】:bu de qi s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荀悅《漢紀·文帝紀論》:「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與歌詠,各言其情。」
【解釋】:成語不得其所的意思原指未得善終,後指沒有得到適當的安頓。也指不能達到目的。
【讀音】:de qi suǒ zā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萬章上》:「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載!」
【解釋】:成語得其所哉的意思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讀音】:ge de qi s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周易·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解釋】:成語各得其所的意思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讀音】:tou qi suǒ ha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富翁見說是丹術,一發投其所好。」
【解釋】:成語投其所好的意思投:迎合;其:代詞,他,他的;好:愛好。迎合別人的喜好。
【讀音】:ē qi suǒ ha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公孫丑上》:「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解釋】:成語阿其所好的意思阿:曲從;其:他的;好:愛好。指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愛好。
【讀音】:ē qi suǒ ha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宰我、子貢、有若,智足以知聖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解釋】:成語阿其所好的意思阿:曲從;其:他的;好:愛好。指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愛好。
【讀音】:tou qi suǒ ha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莊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
【解釋】:成語投其所好的意思投:迎合;其:代詞,他,他的;好:愛好。迎合別人的喜好。
【讀音】:ge de qi s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周易·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解釋】:成語各得其所的意思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後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讀音】:sǐ de qi s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魏書·張普惠傳》:「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復何恨。」
【解釋】:成語死得其所的意思所:處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適的地方。指死得有價值,有意義。
【讀音】:de qi suǒ zā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孟子·萬章上》:「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捨之,圉圉焉;小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解釋】:成語得其所哉的意思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