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guān lǚ dao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趙翼《廿二史札記》第22卷:「明宗之於強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馭矣。至石晉尤甚,幾有冠履倒置之勢。」
【解釋】:成語冠履倒置的意思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讀音】:dao zhi gān gē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解釋】:成語倒置干戈的意思倒著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讀音】:qīng zhong dao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劉安世《盡言集》:「輕重倒置,有害政體。」
【解釋】:成語輕重倒置的意思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兩者的地位擺顛倒了。
【讀音】:běn mo dao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而牧之者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番,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
【解釋】:成語本末倒置的意思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讀音】:běn mo dao zh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金·無名氏《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未嘗不本末倒置。」
【解釋】:成語本末倒置的意思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