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bu gǎn zao ci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9卷:「恁麼即某甲不敢造次。」
【解釋】:成語不敢造次的意思造次:倉促、魯莽輕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魯莽草率從事
【讀音】:bu gǎn gāo pā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解釋】:成語不敢高攀的意思攀:比喻結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
【讀音】:gǎn yuan er bu gǎn yan
【類型】:6字成語
【出處】:宋·鄧牧《伯牙琴·吏道》:「吏無避忌,白晝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誅。」
【解釋】:成語敢怨而不敢言的意思內心怨恨但不敢說出來。
【讀音】:bu gǎn wen jī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藕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解釋】:成語不敢問津的意思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
【讀音】:kui bu gǎn dāng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清·鄭燮《劉柳村冊子》:「紫瓊崖道人,慎郡王也,贈詩:『按拍遙傳月殿曲,走盤亂瀉蛟宮珠。』愧不敢當,然亦佳句。」
【解釋】:成語愧不敢當的意思感到慚愧,承當不起
【讀音】:bu gǎn zi zhuā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唐·韓愈《褅夾議》:「凡在擬議,不敢自專。
【解釋】:成語不敢自專的意思自專:擅自專斷。不敢自作主張,獨自行事。有自謙的意思。
【讀音】:bu gǎn gao lao
【類型】:4字成語
【出處】:《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解釋】:成語不敢告勞的意思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讀音】:bu gǎn hou ren
【類型】:4字成語
【出處】:鄒韜奮《抗戰以來》:「凡遇黨政當局對抗戰建國積極方面有所號召,亦無不竭誠響應,不敢後人。」
【解釋】:成語不敢後人的意思後:落後。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讀音】:gǎn nu er bu gǎn yan
【類型】:6字成語
【出處】:唐·杜牧《阿房宮賦》:「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解釋】:成語敢怒而不敢言的意思心裡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於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讀音】:bu gǎn yue lei chi yī bu
【類型】:7字成語
【出處】: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
【解釋】:成語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意思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後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範圍和界限。
【讀音】:bu gǎn yue lei chi yī bu
【解釋】:成語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解釋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後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範圍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