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po bu de y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上》:「將為皇帝定立妃後,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後受詔。」
【解釋】:成語迫不得已的意思被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讀音】:yuǎn shuǐ jiu bu de jin huǒ
【類型】:7字成語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只是遠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實等不得那從容的事了。」
【解釋】:成語遠水救不得近火的意思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讀音】:bǎi sī bu de qi jiě
【類型】:6字成語
【出處】:清·梁啟超《論宗教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誠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
【解釋】:成語百思不得其解的意思百:多次;思:考慮,思考;解:理解。指經過百般思索仍舊不能理解
【讀音】:bu de yǐ er yong zhī
【類型】:6字成語
【出處】:《六韜·文韜·兵道》:「聖王號兵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解釋】:成語不得已而用之的意思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採用這個辦法
【讀音】:bu de qi suǒ
【類型】:4字成語
【出處】:漢·荀悅《漢紀·文帝紀論》:「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與歌詠,各言其情。」
【解釋】:成語不得其所的意思原指未得善終,後指沒有得到適當的安頓。也指不能達到目的。
【讀音】:bī bu de yǐ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85卷:「欲此求方,終不可得,雲偉骨未應得之,逼不得已,妻屍解而去。」
【解釋】:成語逼不得已的意思逼:逼迫。迫不得已
【讀音】:kū xiao bu de
【類型】:4字成語
【出處】:元·高安道《皮匠說謊》:「好一場,惡一場,哭不得,笑不得。」
【解釋】:成語哭笑不得的意思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很尷尬。
【讀音】:bu ru hǔ xue,bu de hǔ zǐ
【類型】:8字成語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解釋】:成語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意思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