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一倡一和 (yī chang yī he)
解釋:1《詩·鄭風·蘀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謂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後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2謂鳴聲相呼應。
成語: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qiong qiong jie li,xing yǐng xiāng diao)
解釋: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成語: 針芥相投 (zhēn jie xiāng tou)
解釋:《三國誌·吳志·虞翻傳》「虞翻字仲翔,會稽余姚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針。」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因以「針芥相投」謂相投契。
成語: 鳴鶴之應 (ming he zhī yīng)
解釋:《易·中孚》:「鶴鳴在陰,其子和之。」王弼註:「立誠篤至,雖在闇昧,物亦應焉。」孔穎達疏:「處於幽昧而行不失信,則聲聞於外,為同類之所應焉。」後以「鳴鶴之應」比喻誠篤之心相互應和。
成語: 鴻案鹿車 (hong an lu chē)
解釋:鴻案:《後漢書·梁鴻傳》載有梁鴻之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後用以指夫妻相敬如賓。鹿車:《後漢書·鮑宣妻傳》載有鮑宣與妻共駕鹿車歸鄉的故事,後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共苦。
成語: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tong shēng xiāng ying,tong qi xiāng qiu)
解釋: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