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需要查詢的成語:
成語: 孔席不適 (kǒng xi bu shi)
解釋:見「孔席不暖」。
成語: 夢見周公 (meng jian zhōu gōng)
解釋: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為孔子哀歎自己體衰年老的辭句。後多作為瞌睡的代稱。
成語: 鑽堅仰高 (zuan jiān yǎng gāo)
解釋:堅:疑難。仰:抬頭看。指越鑽研越深,越抬頭看越高。形容努力深鑽細研,力求達到高水平。亦作「鑽堅研微」。
成語: 三盈三虛 (sān ying sān xū)
解釋:盈:滿。虛:空。指孔子的滿門弟子,被少正卯講學所吸引,多次離開孔子之門。形容講學效果好,影響大。
成語: 不悱不發 (bu fěi bu fā)
解釋:悱:心裡想說而說不出來。發:啟發。指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成語: 子曰詩雲 (zǐ yue shī yun)
解釋:子:指孔子;詩:指《詩經》;曰、云:說。泛指儒家言論。
成語: 先聖先師 (xiān sheng xiān shī)
解釋:舊時尊稱孔子;也稱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顏淵。
成語: 匏瓜空懸 (pao guā kōng xuan)
解釋:孔子比喻自己無法像匏瓜那樣系懸著而不讓人食用,應該出仕為官,有所作為。後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卻不為世所用。
成語: 孔席不暖 (kǒng xi bu nuǎn)
解釋:亦作「孔席不四」。謂孔子急於推行其道,到處奔走,每至一處,坐席未暖,又急急他往,不暇安居。
成語: 孔席墨突 (kǒng xi mo tū)
解釋: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遊,每到一處,坐席沒有坐暖,灶突沒有燻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成語: 孔情周思 (kǒng qing zhōu sī)
解釋:指儒學的思想、情懆。孔,孔子;周,周公。
成語: 黔突暖席 (qian tū nuǎn xi)
成語: 筆削褒貶 (bǐ xuē bāo biǎn)
解釋:筆:記載。削:刪改。古時在竹簡或木簡上寫字,寫錯要修改時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來評文論物的好壞。也指用文字褒揚、貶斥人或事。
成語: 周情孔思 (zhōu qing kǒng sī)
解釋: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封建社會奉之為思想情操的楷模、典範。
成語: 詩雲子曰 (shī yun zǐ yuē)
解釋:《詩經》所說和孔子所言。二者均為歷代儒者遵奉的信條。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論或經典著作。
成語: 剛毅木訥 (gāng yi mu ne)
解釋: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成語: 配享從汜 (pei xiǎng cong si)
解釋:舊時以孔子門徒及某些所謂「名儒」附屬於孔子者一併受祭,稱配享從汜。
成語: 不憤不啟 (bu fen bu qǐ)
解釋:憤:心裡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啟:啟發。指不到學生們想弄明白而還沒有弄明白時,不去啟發他。這是孔子的教學方法。
成語: 上智下愚 (shang zhi xia yu)
解釋:智:聰明;愚:笨。最聰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認為他們都是先天決定,不可改變。
成語: 道大莫容 (dao da mo rong)
解釋: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納不了他。後用以正確的道理不為世間所接受。
成語: 東觀之殃 (dōng guān zhī yāng)
解釋:孔子任魯司寇時,殺少正卯於東觀之下。後用以指殺身之禍。
成語: 孔孟之道 (kǒng meng zhī dao)
解釋: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學說。
成語: 沂水春風 (yi shuǐ chūn fēng)
解釋:沂水:河水名,在山東省曲阜縣境內,孔子出生地。春風:春天和暖的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來自沂水的春風。比喻深受孔學的教育與熏陶。
成語: 三節兩壽 (sān jie liǎng shou)
解釋:舊俗對於塾師,逢端午節、中秋節、年節及孔子誕辰,塾師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稱為三節兩壽。亦用以泛指節日和生辰。
成語: 至聖先師 (zhi sheng xiān shī)
解釋:至:最。舊時特指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