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故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成語故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道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小故事

成語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成語: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故事

成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成語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的故事

【注音】shíbùyànjīng,kuàibùyànxì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被人們稱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講究,他的原則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糧食陳舊或變味,魚肉不新鮮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過米面的數量,酒可以隨便喝但不能喝醉。

【典故】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

【解釋】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成語舉例】“割不正不食”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規矩,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條令卻有些稀奇。魯迅《南腔北調集·由中國女人的腳……》

【其它使用】

◎《論語》中描述孔子對食品的要求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原來孔子也是一個愛食生魚片的人。

相關內容:成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意思

成語大全集
 
按字數查成語
首字母查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