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意孤行
成語 一意孤行 的故事
【注音】yīyìgūxíng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漢武帝重用御史趙禹為太中大夫,與張湯共同制定國家法律,為了嚴格約束官吏,他制訂“知罪不舉發”和“官吏犯罪上下連坐”等法律。官員們紛紛帶上厚禮去趙禹要求更改法律,趙禹則一意孤行把他們的禮物一一退回。
【出處】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史記·酷吏列傳》
【解釋】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去做。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頑固派
【結構】主謂式
【相近詞】自以為是、固執己見、死心塌地
【相反詞】博采眾長、虛懷若谷
【成語造句】
◎不一笑了之怎麼辦?來雙瑗聽不得來雙揚評價她的舉止行為和穿著打扮,一意孤行地清純著。
◎於右任認為帛黎這樣一意孤行,實是分裂共和的行為,而且兩個圖章並列,不倫不類,有損中華民國之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