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統天下
成語 一統天下 的故事
【注音】yītǒngtiānxià
【成語故事】我國歷史上第二個一統天下的朝代是漢朝,秦朝統一後,由於暴政造成各地起義此起彼伏,漢高祖劉邦趁機斬白蛇而舉義旗,一統天下,他也犯了分封諸侯的錯誤,造成內部諸侯爭權奪利,戰爭不斷,到了漢獻帝時候,國家又分為三國。
【出處】王者欲一乎天下。《公羊傳·成公十五年》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隱公元年》
【解釋】天下:指全國。原指統一的國家,現多指某一地區或某一機構不貫徹上級意圖而形成的獨立王國。也泛指為少數人所霸佔的某一領域。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統一國家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獨立王國
【相反詞】四分五裂、一盤散沙
【成語造句】
◎在當今國內的陶瓷產品市場,杯、碟、碗、盆等日常生活用瓷,主要由各地瓷廠批量生產並佔領市場;在流通領域,近年來個體經營的瓷器店風起雲湧,單在上海一下子已冒出百家之多,改變了國有、集體瓷器店一統天下的局面。
◎在傳統教育一統天下的時代,他們常獲讚許,常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