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飛蛾撲火
成語 飛蛾撲火 的故事
【拼音】fēiépūhuǒ
【成語故事】南朝梁時才子到藎是朝廷金紫光祿大夫到溉的孫子,深受皇帝蕭衍的喜愛,經常在一塊作詩,蕭衍特地賜他祖父一首詩:“研磨墨以騰文,筆飛毫以書信,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於少藎。”
【典故】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梁書·到溉傳》
【釋義】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取滅亡。
【用法】作謂語、狀語、定語;指自取滅亡
【相近詞】飛蛾赴火、自取滅亡
【成語造句】
◎我終於為那個女人落淚了,當她對所愛的人投其所有,離不開又得不到時,她已經失去了獨立的人格和尊嚴,飛蛾撲火故然壯美,可她畢竟失去了自己啊!我真心希望她也能歷過這段煉獄的路程,走向獨立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