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共戴天
成語 不共戴天 的故事
【拼音】bùgòngdàitiān
【成語故事】公元1138年,金國派使者要挾南宋皇帝遞降書順表,宋高宗、秦檜貪生怕死,準備降金。大臣胡銓寫《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對:“誓與秦檜等人不共戴天,希望斬下他的人頭懸掛城門示眾,然後誅殺金國使者。否則自己將蹈東海而死。”
【典故】父之仇,弗與共戴天。《禮記·曲禮上》
【釋義】戴: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不願和仇敵在一個天底下並存。形容仇恨極深。
【用法】作謂語、定語;形容有深仇大恨
【近義詞】深仇大恨、勢不兩立、刻骨仇恨
【反義詞】相依為命、唇齒相依
【成語例句】
◎他們當中那個比我略大的男孩,說父親又怎麼啦?他把你往死裡揍,就是你的敵人,我們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我心裡熱乎乎的,我覺得他們就像一幫打抱不平的古代俠客,感動得差點掉下眼淚。
◎在那一刻,他突然有一種殺戮式的衝動,面對酒盅就像面對一個不共戴天的仇人,不管不顧地大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