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豁然開朗
成語 豁然開朗 的故事
【注音】huòránkāilǎng
【成語故事】晉朝時期,陶淵明看不慣官場的爾虞我詐,毅然不為五斗米而折腰,辭官歸隱。他在《桃花源記》中構想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的太平世界:“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出處】極初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晉·陶潛《桃花園記》
【解釋】豁然:形容開闊;開朗:開闊明亮。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突然領悟了道理
【近義詞】豁然貫通
【反義詞】百思莫解、大惑不解
【成語例句】
◎來到路上,前面的景色豁然開朗,內卡河、古城、老橋、王宮城堡盡收眼底,一幅秀麗的鳥瞰圖令人心曠神怡。
◎北方的初冬,繁茂的林木落盡了樹葉,天地間豁然開朗。
◎這條消息確實令人震驚,我們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於是我們齊聲為老五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