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力不從心
拼音:lì bù cóng xīn 間拼:lbcx
詞頻:高
英文:ability not equal to one's ambition
解釋:心裏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出處:《後漢書·西域傳》:“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
示例: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鬥爭閱歷和知識能力,擔當編選陳毅同誌詩詞的工作確是~。(張茜《陳毅詩詞選集·序言》)
故事:東漢時期,班超為平定匈奴作亂,70多歲還在西域作戰,他身體日漸衰弱,上書漢和帝要求回中原養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書奏請說班超老了,再有戰事就力不從心了,漢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折,不斷地點頭,於是下詔讓班超回京
故事:成語力不從心的故事
造句:力不從心成語造句
問力不從心的用法?
答力不從心的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用於謙辭
問成語力不從心的近義詞
答力不從心的近義詞:無能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問成語力不從心的反義詞
答力不從心的近義詞:得心應手、力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