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水落石出
讀音:shuǐ luò shí chū
水落石出的歷史典故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蘇軾《後赤壁賦》
水落石出的成語典故
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軾生性豪放,學識淵博,很有文采。他不願屈服權貴,被貶到黃州,兩次遊歷黃州城外的赤壁,寫出兩篇《赤壁賦》。他借著酒興,在《後赤壁賦》中描繪赤壁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故事:水落石出成語故事
造句:成語水落石出造句
問成語水落石出的意思?
答成語水落石出的意思: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問成語水落石出近義詞
答水落石出近義詞:真相大白、原形畢露
問成語水落石出反義詞
答水落石出近義詞:匿影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