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分庭抗禮
讀音:fēn tíng kàng lǐ
成語分庭抗禮的出處
(子貢)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史記.貨殖列傳》
分庭抗禮的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孔子與弟子在樹林中彈琴,一個白發老翁專心傾聽,老翁向子路、子貢打聽孔子的情況。老翁說孔子偏行仁愛。孔子十分虛心接受,並恭送老翁,孔子說遇到賢人必須真誠禮遇,不能分庭抗禮,那就失禮了。
故事:分庭抗禮成語故事
造句:成語分庭抗禮造句
問成語分庭抗禮的意思?
答成語分庭抗禮的意思:庭:庭院;抗禮:平等行禮。原指賓主相見,分站在庭的兩邊,相對行禮。現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對等的關系。
問成語分庭抗禮近義詞
答分庭抗禮近義詞:平起平坐、平分秋色
問成語分庭抗禮反義詞
答分庭抗禮近義詞:和衷共濟、同心協力、齊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