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鄶下無譏
讀音:kuài xià wú jī
成語鄶下無譏的出處
吳公子劄來聘......為之歌《陳》,曰‘國無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杜預註:“《鄶》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聞此二國歌,不復譏論之,以其微也。”
鄶下無譏的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吳國的公子季劄自幼精通音樂,他訪問魯國時,魯國請他欣賞周代的樂舞。魯國的樂工演奏周王朝及各諸侯國的樂曲,對於各諸侯國的樂曲都有褒貶評論,但從演奏鄶國的《鄶風》以後,他就沒有再表示意見了。
故事:鄶下無譏成語故事
問成語鄶下無譏的意思?
答成語鄶下無譏的意思:指微不足道。
問成語鄶下無譏近義詞
答鄶下無譏近義詞:自鄶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