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風吹草動
拼音:fēng chuī cǎo dòng 間拼:fccd
詞頻:高
英文:the slightest sign of disturbance
解釋:風稍一吹,草就搖晃。比喻微小的變動。
出處:《伍子胥變文》:“偷蹤竊道,飲氣吐聲。風吹草動,即便藏形。”
示例:萬一後邊有些~,被人發覺,不要說道無顏面見令尊,傳將出去,小生如何做得人成?(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
故事:春秋時期,楚平王十分昏庸荒淫,竟霸占自己的兒媳婦,太子老師伍奢認為不妥被抓起來,楚平王命他寫信叫回外地的兒子伍尚與伍員(伍子胥)。伍尚回去後與父親被殺,伍子胥歷盡艱辛,晝伏夜出,十分小心風吹草動,終於逃到吳國
故事:成語風吹草動的故事
造句:風吹草動成語造句
問風吹草動的用法?
答風吹草動的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與“有”等連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