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勢不兩立
拼音:shì bù liǎng lì 間拼:sbll
詞頻:高
英文:irreconcilable
解釋:兩立:雙方並立。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調和。
出處:《戰國策·楚策一》:“秦之所害於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
示例:這飲馬川賊人這等可惡!幾番來攪擾,與他~!(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二十回)
故事:東漢末年,曹操率數十萬大軍進攻孫權和劉備。孫權召集大臣商討對策,張昭等主張投降,而周瑜認為要聯合劉備,利用曹軍不能打持久戰的特點抗擊曹軍。孫權采納了周瑜的建議,揮劍砍斷案桌並發誓說要與曹操勢不兩立
故事:成語勢不兩立的故事
造句:勢不兩立成語造句
問勢不兩立的用法?
答勢不兩立的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與事物
問成語勢不兩立的近義詞
答勢不兩立的近義詞:你死我活、誓不兩立
問成語勢不兩立的反義詞
答勢不兩立的近義詞:情投意合、親密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