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囫圇吞棗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間拼:hltz
詞頻:高
英文:bolt
解釋: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處:《朱子語類·論語十六》:“道理也是一個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
示例:讀書要善於思考,不能~,不求甚解。
故事:從前一個自作聰明的人聽說吃梨對牙好但傷脾,吃棗卻剛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終於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棗只吞不嚼,這樣就不會傷牙與傷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圇吞棗
故事:成語囫圇吞棗的故事
造句:囫圇吞棗成語造句
問囫圇吞棗的用法?
答囫圇吞棗的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形容讀書不認真
問成語囫圇吞棗的近義詞
答囫圇吞棗的近義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
問成語囫圇吞棗的反義詞
答囫圇吞棗的近義詞:含英咀華、細嚼慢咽、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