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牛溲馬勃
拼音:niú sōu mǎ bó 間拼:nsmb
詞頻:中
英文:something cheap but useful
解釋:牛溲:牛尿,一說車前草,利小便;馬勃:可治瘡。比喻一般人認為無用的東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裏可成為有用的物品。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玉劄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則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故事:唐朝文學家韓愈在任國子監祭酒時,經常給太學生講課,要求他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同時要求他們註意社會實踐,要兼收並蓄,“牛溲馬勃、敗鼓之皮”都有它們的用途,鼓勵學生加強學習,靈活運用
故事:成語牛溲馬勃的故事
問牛溲馬勃的用法?
答牛溲馬勃的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問成語牛溲馬勃的近義詞
答牛溲馬勃的近義詞:無足輕重、雞毛蒜皮、微不足道
問成語牛溲馬勃的反義詞
答牛溲馬勃的近義詞:價值連城、無價之寶、奇貨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