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道不拾遺
讀音:dào bù shí yí
道不拾遺的歷史典故
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道不拾遺,民不妄取。 《戰國策.秦策一》
道不拾遺的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衛國人商鞅因逃難到秦國,主張法制國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後制定一系列新法,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主張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執法嚴明,不循私情。經過一段時間,秦國社會安定,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國力強盛。
造句:成語道不拾遺造句
問成語道不拾遺的意思?
答成語道不拾遺的意思: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拾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問成語道不拾遺近義詞
答道不拾遺近義詞:路不拾遺